坐骨神經痛如何治療?

坐骨神經痛如何治療?

一、急性期治療:快速緩解疼痛與消炎

  • 藥物治療
  • 消炎止痛藥:非類固醇抗炎藥(NSAIDs)可減輕神經發炎,如布洛芬、萘普生。
  • 肌肉鬆弛劑:針對肌肉緊繃引發的疼痛,短期使用可放緩肌肉痙攣。
  • 類固醇注射:嚴重發炎時,醫師可能局部注射類固醇,快速抑制神經腫脹。
  • 物理治療
  • 熱敷與冷敷交替:急性期先冰敷消炎,48小時後改熱敷促進血液循環。
  • 腰椎牽引:透過機械拉伸脊椎空間,減輕神經壓迫,需專業人員操作。
  • 二、慢性期復健:強化核心與改善姿勢
  • 運動療法
  • 麥肯基運動:針對椎間盤突出設計的伸展動作,如趴姿後仰,緩解神經壓迫。
  • 橋式與貓駝式:強化腰部、臀部肌群,穩定脊椎結構。
  • 游泳與快走:低衝擊有氧運動,避免久坐加重疼痛。
  • 中醫療法
  • 針灸穴位:刺激「環跳穴」「委中穴」促進氣血循環,舒緩坐骨神經路徑不適。
  • 中藥調理:如獨活寄生湯祛濕活血,或外敷藥膏局部消炎。
  • 三、日常保養:預防復發關鍵
  • 姿勢調整
  • 避免彎腰搬重物,改用「蹲下再起身」姿勢。
  • 久坐時使用腰椎靠墊,每小時起身活動5分鐘。
  • 飲食建議
  • 抗發炎食物:Omega-3(深海魚、亞麻籽)、薑黃、深綠色蔬菜。
  • 避開地雷飲食:減少高糖、油炸食品,以免加劇神經發炎。
  • 睡眠與休息
  • 側睡姿勢:兩膝間夾枕頭,保持脊椎中立,減輕神經壓力。
  • 適度休息:急性期避免劇烈運動,但慢性期需維持輕度活動防僵硬。
  • 四、何時需考慮手術?
  • 若保守治療3-6個月無效,且出現「馬尾症候群」(如大小便失禁、下肢無力),需評估「椎間盤切除術」或「脊椎減壓手術」。微創手術傷口小、復原快,但需醫師評估神經受損程度。

  • 總結
  • 坐骨神經痛治療需「分階段對症處理」,急性期以消炎為主,慢性期強化肌力與姿勢矯正,搭配日常保養降低復發風險。若疼痛持續惡化,務必及早就醫,避免神經永久損傷!

    Author: admi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