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媽媽手成因:過度使用拇指的隱形殺手
媽媽手(狹窄性肌腱滑膜炎)主因是「手腕過度反覆動作」,尤其新手媽媽抱嬰、家務勞動時,拇指與手腕長期施力不當,導致「伸拇短肌」與「外展拇長肌」肌腱發炎腫脹。中元堂醫師指出,長期姿勢不良或手腕瞬間扭傷,也可能誘發沾黏與慢性疼痛。
不治療的後果:沾黏惡化恐致永久僵硬
若忽略初期痠痛,發炎組織可能「纖維化沾黏」,手腕活動角度受限,甚至影響抓握能力。中元堂案例顯示,拖延治療者常併發「腕隧道症候群」,嚴重時需手術介入,復原期大幅延長。
中醫治療優勢:非侵入性解方
中元堂跌打醫館結合「手法推拿」與「藥膏外敷」,先以獨門推拿鬆解沾黏筋膜,再敷上活血化瘀中藥膏,促進局部循環。針對急性腫痛,醫師會搭配「針灸」刺激穴位(如陽溪穴、合谷穴),快速消炎止痛,避免類固醇副作用。
自我護理關鍵:熱敷與伸展
急性期48小時內可「冰敷」減腫,後轉為「熱敷」放鬆肌肉。中元堂建議每日做「手腕伸展操」:掌心向下輕拉手指,維持10秒重複5次,搭配醫館特製藥布貼敷,能預防復發。
何時需就醫?中元堂專業判斷
若自行休息一周未改善,或出現「灼熱刺痛感」、「夜間痛醒」,應立即就診。中元堂透過觸診與動作測試精準評估,量身定制療程,多數患者經2-4週治療即可顯著改善,免開刀風險。
選擇中醫的理由:標本兼治
相較西醫止痛藥短效抑制,中元堂以「疏通經絡」為核心,從根源調理氣血,搭配衛教指導正確施力姿勢,降低復發率,成為媽媽族羣信賴的救星首選。
(字數:約500字,含標題與段落重點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