整骨會有危險嗎?專業醫師解析風險與安全須知

整骨會有危險嗎?專業醫師解析風險與安全須知

一、整骨潛在風險解析

整骨雖能改善骨骼錯位與肌肉緊繃,但操作不當可能引發嚴重風險。部分案例因施力過猛導致「神經損傷」、「韌帶拉傷」或「椎間盤突出」,甚至因忽略發炎症狀(如急性脊椎炎)貿然整骨,加劇組織腫脹。特殊族群如骨質疏鬆、孕婦或術後患者風險更高,可能衍生骨折或內出血等併發症。

二、危險高風險情境

  • 未經評估強行調整:忽略X光或MRI檢查,誤判脊椎側彎角度或關節狀況。
  • 非專業人員操作:坊間無照整骨師技術參差,錯誤扭轉頸椎可能引發中風或暈眩。
  • 忽略身體警訊:整骨後若出現「持續劇痛」、「肢體麻木」或「頭痛嘔吐」,須立即就醫,可能為血管或神經受損徵兆。
  • 三、醫師建議安全須知

  • 選擇合格機構:確認整骨師具「物理治療師」或「脊骨神經科醫師」執照,並優先採用「低力道漸進調整」手法。
  • 術前完整評估:透過影像檢查排除腫瘤、骨折或急性發炎等禁忌症。
  • 術後追蹤反應:整骨後輕微痠痛屬正常,但若超過3天未緩解或惡化,應中止療程並諮詢骨科醫師。
  • 四、風險與效益平衡

    正確整骨能緩解慢性疼痛、改善姿勢,但須嚴格遵循「個人化療程」與「安全頻率」(一般建議間隔1-2週)。避免追求瞬間「喀喀聲」效果,醫師強調:「安全重於速效」,方能降低潛在危害。

    Author: admi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