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一定要開刀嗎?

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一定要開刀嗎?

一、什麼是「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」?

椎間盤是脊椎骨間的軟骨結構,負責緩衝壓力與維持脊椎活動度。當椎間盤因老化、外傷或姿勢不良導致「纖維環破裂」,內部髓核向外突出,可能直接壓迫鄰近神經根(如坐骨神經),引發劇烈疼痛、麻木、肌肉無力,甚至影響行動能力,此即「神經根壓迫症候群」。

  • 二、壓迫神經是否「非開刀不可」?

  • 需開刀的情況
  • 嚴重神經功能受損:如大小便失禁(馬尾症候群)、下肢癱瘓風險,需緊急手術減壓。
  • 保守治療無效:經3-6個月藥物、復健、物理治療後,疼痛或無力症狀未改善。
  • 反覆發作影響生活:症狀頻繁復發,嚴重干擾工作或日常活動。
  • 非手術治療選擇
  • 藥物治療:消炎止痛藥、肌肉鬆弛劑、神經止痛藥(如普瑞巴林)緩解急性症狀。
  • 物理治療:牽引、熱療、電療減輕神經壓迫與肌肉緊繃。
  • 復健運動:核心肌群訓練、麥肯基療法(McKenzie Method)改善脊椎穩定性。
  • 硬脊膜外注射:局部類固醇注射降低神經發炎反應。
  • 三、手術類型與風險評估

  • 若需手術,醫師會根據突出位置與嚴重程度選擇:

  • 微創內視鏡手術:傷口小、恢復快,適合單一節段突出。
  • 傳統椎間盤切除術:用於複雜或多節段壓迫,但術後需較長復原期。
  • 脊椎融合術:嚴重脊椎不穩時,以骨釘固定並植入人工椎間盤。
  • 風險考量:術後感染、神經損傷、復發機率約5-10%,需與醫師充分討論。

  • 四、關鍵問題:如何避免惡化或復發?

  • 姿勢調整:避免久坐彎腰、搬重物時保持脊椎中立。
  • 強化核心肌群:游泳、平板支撐等運動降低脊椎負擔。
  • 體重控制:過重增加腰椎壓力,加速椎間盤退化。
  • 總結

  • 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「不一定需開刀」,多數患者可透過保守治療緩解。手術與否取決於神經損傷程度與生活影響,建議及早諮詢「骨科或神經外科醫師」,搭配影像檢查(如MRI)制定個人化治療計畫,並從生活習慣著手預防惡化。

    (關鍵字:椎間盤突出、神經壓迫、開刀風險、保守治療、脊椎微創手術)

    Author: admi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