纖維肌痛症如何治療?

纖維肌痛症如何治療?

纖維肌痛症(Fibromyalgia)是一種以「廣泛性疼痛」為核心症狀的慢性疾病,常伴隨疲勞、睡眠障礙及認知功能下降。其成因複雜,可能與「中樞神經敏感化」、「腦部痛覺調節異常」或「心理壓力」相關。以下從「西醫治療」、「中醫調理」及「生活管理」三大面向詳述療法。

  • 一、西醫治療:藥物與非藥物療法並行

  • 藥物控制
  • 止痛藥物:如普拿疼(Paracetamol)可緩解輕度疼痛,但效果有限。
  • 抗憂鬱劑:如「度洛西汀(Duloxetine)」或「米那普倫(Milnacipran)」,能調節血清素與正腎上腺素,減輕疼痛敏感度。
  • 抗癲癇藥物:如「普瑞巴林(Pregabalin)」可抑制神經異常放電,改善中樞神經敏感化。
  • 物理治療
  • 低強度運動:如游泳、太極或瑜伽,可提升肌肉耐力並降低疼痛閾值。
  • 認知行為療法(CBT):協助患者調整對疼痛的負面認知,改善心理壓力。
  • 二、中醫調理:改善氣血循環與體質

  • 針灸與推拿
  • 針對「肩頸僵硬」、「腰部痠痛」等痛點施針,刺激氣血運行,緩解局部疼痛。
  • 經絡推拿可鬆解筋膜緊繃,但需避開急性發炎期,以免加重症狀。
  • 中藥調養
  • 氣血兩虛型:以「黃芪」、「當歸」補氣活血,改善疲勞與四肢冰冷。
  • 肝鬱氣滯型:使用「柴胡」、「白芍」疏肝解鬱,緩解壓力相關的疼痛。
  • 三、日常管理:飲食、作息與心理調適

  • 飲食禁忌
  • 避免攝取「咖啡因」、「酒精」及「加工食品」,以防刺激神經系統。
  • 增加「Omega-3脂肪酸」(如深海魚)及「維生素D」,降低發炎反應。
  • 睡眠品質提升
  • 建立固定作息,睡前避免使用3C產品,必要時可短期服用助眠藥物。
  • 心理支持
  • 加入病友團體或尋求心理諮商,減少「孤獨感」與焦慮情緒。
  • 總結
  • 纖維肌痛症需「多管齊下」治療,結合藥物、運動與心理支持。患者應定期回診追蹤,並與醫師討論個人化療程。透過長期調理與正向心態,多數症狀可獲顯著改善。

    Author: admi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