纖維肌痛症該掛哪一科?醫師推薦最佳就診科別指南

纖維肌痛症該掛哪一科?醫師推薦最佳就診科別指南

關鍵字解析與就診建議

  • 纖維肌痛症是什麼?
  • 纖維肌痛症(Fibromyalgia)是一種慢性廣泛性疼痛症候群,特徵為全身肌肉、筋膜或關節處的「多發性壓痛點」,常伴隨疲勞、睡眠障礙、記憶力下降及情緒問題。其成因與中樞神經敏感化、自律神經失調或基因遺傳有關,需透過排除其他疾病(如關節炎、神經病變)後確診。

  • 主要症狀與自我檢測
  • 廣泛性疼痛:持續三個月以上的全身肌肉痠痛或刺痛,常見於肩頸、下背、臀部。
  • 疲勞與睡眠障礙:即使長時間休息仍感疲倦,或出現「睡眠後無恢復感」。
  • 認知功能下降:俗稱「纖維腦霧」,如專注力不足、記憶力減退。
  • 其他症狀:頭痛、腸躁症、憂鬱或焦慮傾向。
  • 就診科別推薦
  • 風濕免疫科(首選)
  • 纖維肌痛症屬「非關節性風濕病」,風濕免疫科醫師熟悉慢性疼痛評估,能透過「壓痛點檢測」及病史分析確診,並開立調節神經傳導藥物(如普瑞巴林)。

  • 神經內科
  • 若症狀以神經敏感化(如觸摸痛、全身刺痛)為主,或合併自律神經失調(心悸、手麻),可諮詢神經內科,檢查是否與周邊神經病變相關。

  • 疼痛科/復健科
  • 針對頑固型疼痛,疼痛科可提供神經阻斷術、低劑量抗憂鬱藥物;復健科則透過物理治療(熱療、電療)、運動療法改善肌肉緊繃。

  • 中醫科(輔助治療)
  • 中醫以針灸、推拿疏通經絡,或搭配疏肝理氣藥材(如柴胡、芍藥),緩解疼痛與壓力,但需與西醫治療同步進行。

  • 診斷流程與治療方向
  • 診斷工具
  • 依據美國風濕病學會(ACR)標準,需符合「廣泛性疼痛指數(WPI)≥7分」且「症狀嚴重度(SS)≥5分」,並排除甲狀腺疾病、類風濕性關節炎等相似病症。

  • 整合治療策略
  • 藥物治療:鎮痛藥物(如度洛西汀)、肌肉鬆弛劑。
  • 非藥物治療:認知行為療法(CBT)、低強度有氧運動(如游泳、太極)。
  • 生活調整:避免高糖、咖啡因飲食,規律作息以改善睡眠品質。
  • 就診前準備清單
  • 記錄疼痛位置、頻率及觸發因子(如壓力、天氣變化)。
  • 列出正在服用的藥物或保健食品。
  • 攜帶過往檢查報告(如血液檢測、影像學檢查),加速診斷效率。
  • 總結:纖維肌痛症需多科別協作治療,初期建議以風濕免疫科為主軸,後續搭配復健或中醫調理。早期診斷與跨領域照護,能有效提升生活品質,減緩症狀惡化。
  • Author: admi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