肌肉拉傷如何快速修復?專家教你三招立即見效!

肌肉拉傷如何快速修復?專家教你三招立即見效!

肌肉拉傷是常見的運動傷害,若處理不當可能延長復原時間。本文從「急救處理」、「加速修復」及「避免NG行為」三大關鍵切入,提供實用解方。

  • 一、急救處理:掌握黃金48小時

  • 肌肉拉傷後48小時為關鍵修復期,需遵循 「RICE原則」

  • 休息(Rest):立即停止活動,避免加重損傷。
  • 冰敷(Ice):用毛巾包裹冰袋,每次敷15分鐘,間隔1小時重複,減緩發炎與腫脹。
  • 加壓(Compression):以彈性繃帶輕壓患部,降低內出血風險。
  • 抬高(Elevation):將受傷部位高於心臟,促進血液回流。
  • 注意:若疼痛劇烈或伴隨瘀血、無力,應盡快就醫排除肌腱斷裂風險。

  • 二、加速修復:正確熱敷與溫和按摩

  • 急性期後改用熱敷:48小時後轉為熱敷(每次20分鐘),促進血液循環與代謝修復。

    輕柔按摩技巧

  • 使用乳液或消炎藥膏(如含薄荷成分),以指腹「由外圍向中心」輕推,緩解緊繃。
  • 避開腫脹處,避免過度按壓導致二次傷害。
  • 低強度伸展:疼痛減輕後,可做靜態拉筋(如腿後肌伸展),每次停留30秒,重複3組。

    專家提醒:美國運動醫學會建議,搭配低衝擊活動(如游泳)能加速肌肉功能恢復。

  • 三、避免NG行為:防止二次傷害

  • 勿立即推拿或泡熱水:急性期熱療會加劇發炎,推拿可能擴大撕裂傷。
  • 禁止過度拉伸:強行拉筋會延長癒合時間,甚至演變成慢性疼痛。
  • 避免提早恢復運動:需待患部無痛感且活動度恢復8成才逐步訓練。
  • 復原時間參考

  • 輕度拉傷:1~2週。
  • 中度拉傷:3~6週(建議搭配物理治療)。
  • 重度拉傷:需手術或長期復健。
  • 日常保養與預防

  • 運動前充分暖身:動態伸展提升肌肉彈性。

    強化核心肌群:穩定軀幹可降低拉傷機率。

    補充蛋白質與維生素C:助修復肌肉組織與膠原蛋白合成。

    貼心叮嚀:若疼痛超過2週未改善,建議至「復健科」或「骨科」進一步檢查,排除神經壓迫或結構性損傷。

    ➤ 立即收藏本文,肌肉拉傷不再慌!

    Author: admin